紅色印記·其時有我|膠東育兒所:紅色乳娘 大愛無疆

在山東半島的東端,大乳山腳下,有一處承載著深厚紅色記憶的地方——膠東育兒所。
在抗日戰(zhàn)爭最艱難的時期,八路軍主力和黨政軍機關在突破日寇層層封鎖中面臨生死考驗,被迫頻繁轉移。有的同志不得不拋下剛剛來到人世的親生骨肉,送給當?shù)匕傩諑юB(yǎng)。
膠東育兒所舊址。人民網 鄭昕橋攝。
1942年7月,中共膠東區(qū)委決定在牟??h(今乳山境內)組建膠東育兒所,從周邊農村選取乳娘哺育革命后代。
乳娘肖國英曾說:“八路軍把孩子交給俺是信得過俺,待孩子必須比俺的更金貴?!?/p>
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宣傳教育科副科長楊靜講述道,1942年,婦救會主任給肖國英送來了只有12天大的革命后代小遠落。為保證有足夠的奶水,一家人將不多的口糧大都給了肖國英。在肖國英的悉心照料下,小遠落身體漸漸好起來。也是在1942年的大“掃蕩”中,裹著小腳的肖國英,一手抱著遠落,一手拽著5歲的女兒,拼命地朝丈夫事先挖好的山洞跑去。眼看著鬼子越來越近,可女兒累得實在跑不動了,一個勁地哭。情急之下,肖國英一狠心,把女兒撂在了灌木叢里,囑咐她老實待著,然后用草蓋上,抱著小遠落跑上了山。第二天鬼子一走,她急忙找到藏女兒的樹叢,扒開雜草,看到瑟瑟發(fā)抖的女兒,嘴里還嚼著野菜。讓肖國英無比愧疚的是,正是那個晚上哭了一夜,女兒落下了終生哮喘的病根??膳畠汉髞韰s說“如果把八路軍的孩子撂下了,俺娘的良心上過不去啊?!?/p>
膠東育兒所紀念館屏幕上展示的乳娘形象。人民網 鄭昕橋攝。
在膠東育兒所,像肖國英這樣的乳娘還有300多位,她們用甘甜的乳汁,用生命和鮮血保護哺育了1223名乳兒,在敵人頻繁掃蕩和多次遷徙過程中無一傷亡。
膠東育兒所醫(yī)務室。人民網 鄭昕橋攝。
乳娘們以超越血緣的母愛,視乳兒如己出,她們有的忍痛舍棄親子保乳兒,有的落入敵掌全力護乳兒,有的深山雪夜以體溫暖乳兒,有的嚴冬破冰尋魚哺乳兒,有的舍命獻血救乳兒……“人在孩子就在”是她們的莊重承諾,舍命護孩子是她們的無悔選擇。她們用樸實無私的行動,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之歌,用超越傳統(tǒng)血脈親情的偉大母愛,創(chuàng)造了一段苦難中的人間奇跡,展現(xiàn)了忠心向黨、大愛無疆的精神品質,書寫了抗戰(zhàn)史上軍民水乳交融、生死與共的濃彩篇章。
膠東育兒所的故事是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無數(shù)感人至深故事中的一個縮影,隨著解放戰(zhàn)爭的勝利,膠東育兒所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。如今,膠東育兒所舊址作為乳山市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,吸引著無數(shù)游客前來參觀學習。
楊靜表示:“膠東育兒所隸屬于威海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,近年來為充分發(fā)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,堅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,把紅色傳統(tǒng)發(fā)揚好,把紅色基因傳承好,基地通過現(xiàn)場教學主題宣講等形式,廣泛宣傳馬石山勇士和膠東紅色乳娘事跡。講好紅色故事,弘揚紅色文化,推動愛國主義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,深入人心?!?nbsp;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